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发展>德育园地> 详细内容

勿忘“忠孝仁义”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4-02-17 17:48:23 浏览次数: 【字体:
    
 
德育工作
     勿忘“忠孝仁义”
     李典平 
 
      
从马加爵到李启铭,再到药家鑫以及机场杀母的汪某,从报道中的兄弟俩因争分父亲遗产而不愿赡养母亲,到安溪苏鑫跳楼轻生砸死父亲这一连串的案例,让人扼腕叹息,痛心不己,这些事情原本不该发生,然而却真实地发生在我们面前,这是社会的悲哀。从教育的观点看,如果学校、班主任管理只是管好学生一阵子,却不能让学生幸福一辈子,也是教育者的悲哀。
    
     这些案例的诱因非常可笑,甚至是荒唐之至,有的只是仅仅因为一个一文不值的面子,有的仅仅是因为父母不给钱花管教太严,有的仅仅是无法摆脱烦恼,无法直面生活的困难等等。然而,我们从中却看到部分青年性格自私、任性、暴戾、偏激、急躁的缺陷,固然这有父母过度溺爱的原因,更重要的也是教育的缺失。片面追求升学率,重理轻文,重智轻德,重管轻育,学生的学习负担太重,学生思想感情“荒漠化”,学生道德的滑坡令人堪忧……
    
     教育的原始目标是什么?对家庭延伸力量,对社会和谐贡献力量,对学生终身生存负责,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重新审视的问题。
    
     如何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笔者认为,教师除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外,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可从中国文化之“忠、孝、仁、义”入手。
    
     “忠”在古代指忠实、忠诚于君王,新时代指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自己的职业,从另一角度讲指忠于良心。“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同志的肺腑之言感天动地,他忠于人民,服务人民一生。对学生进行忠诚信仰教育,是真正为社会发展作教育工作,是真正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百善孝为先”,这是摘自学生刘翠翠对孝的感悟的文章片段。我在德育工作中注重“孝”的教育,从写“孝”的文章到举办“知父母苦,感父母恩,报父母情”班会活动,从举办家长会让学生在班上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到学生给家长写家信,这一系列的活动促进了学生从内心理解、感恩父母。班上有两位同学以前总是叛逆,家庭关系紧张,通过这些活动感染最终领会了父母的关爱,让家长感动不已。
    
      “义”字是目前青少年最易误解的,江湖义气、酒色财气容易在未成年中传染,导致学生误入深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义”字教育是当务之急。有学生在文章中写道:“义就是朋友间相互信任,相互谅解,相互监督,是朋友间心与心最纯真的交流与关心,在朋友做错事时勇于说出真相,这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义气。”其实,“义”字包含的还有信誉,还有感恩,正因如此,才有农民工头冒死发放农民工资,板凳妈妈故事义薄云天,感动中国。让学生领会了义,才会做一个真正的人,去感恩社会,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
      
勿忘 忠孝仁义 德育工作 勿忘 忠孝
分享到:
【打印正文】